首页   行业信息  招商信息  求购信息  拍卖公告  文物艺术品专场  艺术鉴赏  政策法规  拍卖人物  拍卖天地  从业者   
 协会简介  协会刊物  会员单位  拍卖师交流  信息反馈  有问必答  资料下载  联系我们  通知·培训  拍协论坛 
会员登录
用户名:
密  码:
新用户注册  忘记密码?
新闻栏目
   行 业 动 态
   法 律 法 规
   典 当 质 押
   艺 术 鉴 赏
相关链接
 
 
新闻栏目>>拍卖人物
中国艺拍:郑晓星敲响第一槌
发布日期:[2009-4-20]  共阅[12111]次 【打印此页】 【返回

    郑晓星在中国拍卖行业创下了许多第一:他曾主持中国首次大规模公物强制拍卖;他曾担任中国首次文稿竞拍的拍卖师,将著名影星刘晓庆的《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》一书两次成功拍出;经他的手拍卖的一只指甲盖大小的鼻烟壶以220万元天价创下世界拍卖界鼻烟壶价格之最;他还创造了全国乐器文物的拍卖成交记录。

  然而,在郑晓星的拍卖生涯里,1992年10月3日的那次艺术品首拍意义更加非凡,它载入了中国艺术品流通的史册。昨天下午,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如今已是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的郑晓星,听这位拍卖界泰斗讲述了15年前那动人的一幕和他眼中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之路。

  那是一场需要胆魄的拍卖

  尽管已经时隔15年,然而郑晓星对那场中国艺术品首拍会仍然记忆犹新,历历在目。当时,他进入拍卖行业仅仅两年时间,虽然已经小有名气,然而主持艺术品拍卖却是第一次,用他的话说,“毫无经验可言”,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,他和他的同事们才有了初生牛犊般的勇气,甩开了压力和包袱,做起了艺术品拍卖的开路先锋。

  第一次搞艺术品拍卖,郑晓星他们就把拍品定位在了当代中国书画上,这在当时是非常有开创性的。因为即使在海外,涉及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也主要是以文物和传统书画为主,当代艺术品还没有进入收藏家和拍卖公司的视线。拍卖会举行前就有很多人表示质疑与担心,对这场拍卖的前景不看好,他们认为应该选齐白石书画这样的东西来拍卖,因此给郑晓星泼了不少冷水。郑晓星说:“其实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,我们本来想做文物拍卖,但没有被当时的文管部门批准,因此就大胆地独辟蹊径,从当代中国艺术上打开突破口。事实证明这样的冒险是具有前瞻性的。”当时,很多字画是画家本人直接委托拍卖的,委托价比较高,对于这一切压力,郑晓星和他的同事们都没有临阵畏缩。

  当时的拍卖在深圳博物馆一楼大堂举行,可谓盛况空前,不仅一楼挤满了观众,连二楼、三楼的栏杆边上都围满了人。许多香港、澳门记者前来采访这次具有开创意义的拍卖会,享有盛誉的荣宝斋、嘉德等艺术品机构也派人来观摩。当一件件字画公开拍卖时,郑晓星很快就克服了紧张,在微微的兴奋中游刃有余地主导了现场气氛。他回忆说:“当时由于股市大潮刚刚兴起,许多市民在股市赚钱后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渠道,艺术品成为他们的首选。因此那时的买家几乎没有专业的收藏家,大多是市民举牌出手的。”

  在郑晓星看来,由于当年艺术品拍卖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,因此无论卖者、买者和主办方,都需要相当的胆魄。而特区人不缺的就是这种胆魄,也许这就是首场艺术品拍卖能够在深圳举行的原因。至今他都能回忆起当时台下观众们脸上显露出的那种欲望与自信、兴奋与新鲜交织的表情。

  那场拍卖获得了超乎想像的成功,画家何海霞的一幅作品拍出了12.5万元的高价,刘文西的一幅作品拍出了4.2万元,拍卖总额达250多万港元,在国内外拍卖界引起了轰动。郑晓星说:“那场拍卖确实带动了全国艺术品拍卖的潮流,拍卖这种形式很快在国内艺术节风起云涌。”

  深圳拍卖风“穿堂而过”

  郑晓星执槌的首场艺术品拍卖会开启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先河,也给深圳本土的艺术品拍卖鼓起了东风。此后,深圳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火了五六年。然而,首届拍卖带来的光环悄悄褪去之后,深圳书画艺术品拍卖开始遭遇寒流。郑晓星遗憾地说:“深圳推开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扇窗户,然而之后,这阵拍卖风却‘穿堂而过’,并没有给深圳拍卖业留下太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。”

  先行一步的深圳艺术品拍卖市场何以没能留住全国首拍后的热度呢?郑晓星表示,原因相当复杂。在拍品供应方面,真正具有岭南风格的书画作品由于气候潮湿、民间收藏者保管不当等原因,其保存完好度大打折扣,致使在深圳很难找到同时满足精、珍、孤这三个条件的艺术品;赝品泛滥也令深圳书画艺术拍卖市场不堪其扰;此外,许多深圳买家走到北京、上海、香港去收购藏品,在这些地方的拍卖市场上,随处可见深圳买家的身影,所以说,深圳的艺术品市场仍然在吞吐,但并不在深圳本地,而是走向省外。这些因素都令深圳本土艺术品拍卖遭遇了一定困难。

  不过,郑晓星对深圳艺术品拍卖的前途仍然看好。他分析说,随着深圳经济实力的增强,深圳人有更多的“闲钱”来参与拍卖,加上高水准作品的回流,人们对艺术品投资理念的增强,将使深圳艺术品拍卖市场逐渐回暖。即将到来的10月,深圳多家拍卖公司就将推出多场艺术品拍卖专场,会有不少精品佳作露面,郑晓星相信这些活动都会给深圳拍卖艺术品市场带来暖意。

  艺术品市场潜力不可小觑

  作为一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浸淫15年之久的资深拍卖师,郑晓星对艺术品投资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。当记者就一般艺术品

  投资者应当注意避免哪些误区向他请教时,他沉思良久后说:“首先要避免的就是贪心和冲动。其实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潜力仍然不可小觑,只要从个人兴趣出发,善于研究总结,瞄准孤品、真品、精品,耐心发掘,果断下手,就一定会有所收获。”

  今年以来,一场场热火朝天的艺术品拍卖会,掀起了一阵阵艺术品投资热浪。如何在对手如林的拍卖场上,看得准、出手快、买到自己中意而又有升值空间的拍品?郑晓星认为,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必然有三大价值:艺术价值、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,这是艺术品含金量的基础。他举例说:“著名画家陆俨少的画册为什么能卖出6300万元这个天价?就在于他一生中的所有精华作品100张都集中在这本画册中,是孤品。”

  郑晓星还指出普通收藏者常常忽略的一点,那就是具有非实用性、更容易把玩的艺术品往往收藏潜力更大。如果某件东西的实用性过强,将不会存在太多的升值空间。对于判断文物和艺术品价值高低的依据,郑晓星说:“真伪问题是判断的第一因素,这个不需多说,但确实是困扰收藏者的最大问题。此外,就要区分名家与非名家、精品与非精品、社会存量多与少、玩赏性强和弱的问题。”他最后还强调说,善于分析收藏的人群也很重要,收藏的人群基数越庞大,艺术品的价格就越高。比如中国书画在老百姓中的认知度最大,占民间收藏的60%以上,所以价值一向偏高。

 

 

(来源:转载)


打印此页】 【返回
鄂ICP备 07000211号
武汉市拍卖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办公电话:027-85566217
访问: 次
©2016 Auctioneers Association of WuHan, Powered By Azo Studio